发布时间 : 2025-07-19 13:53:24
文章热度 :
金年会2025年7月14日,2025青葱青年影展(烟台)闭幕。当日下午,第四代导演谢飞与摄影师傅靖生联袂带来“《湘女萧萧》:创作与见证”大师分享会,并与青年导演杜维康共同呈献《重返萧萧故乡》,完成了一场跨越近四十年的光影接力。
在烟台,这部1986年的经典之作与2024年的拍摄地重返记录在银幕上交叠,映照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与电影艺术的永恒价值。
纪录片《重返萧萧故乡》记录了谢飞与傅靖生重返湖南湘西《湘女萧萧》拍摄地的历程。镜头下,山梁上现代楼房林立,古建筑踪影难觅,与四十年前胶片记录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。谢飞感慨道,虽然在1985年拍摄时就得知当地会进行建设,但没想到许多地方已被淹没,山梁上也建起了宿舍楼。一番走访,他发现各个县城的发展规模远超想象。“这四十、五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步是巨大的,没有对比就难以体会其变化之深。”
此外,谢飞特别强调经典作品的价值:“经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矿藏。”而杜维康的纪录片创作,被傅靖生誉为“关于电影的电影”,其如水波般起伏的叙事节奏,精准呈现了历史的今昔对照。
现场,两代影人多次叩问创作初心。谢飞重申前辈谢晋的箴言,强调电影应当具有持久的生命力,既要让中国人理解,也要能让外国人看懂。他指出,《湘女萧萧》的价值正在于对人性的深刻刻画,使其得以跨越文化差异而“留得下去”。傅靖生则以红杉树为喻,强调年轻创作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他人留下空间,这样电影生态才能保持平衡。他回忆与谢飞在胶片时代的严谨合作——那时“一个镜头最多拍3条”,迫使创作者深思熟虑;如今技术门槛虽已消失,“基本功”的锤炼反而更显珍贵。
面对现场学生关于创作困境的提问,谢飞鼓励年轻人“要看视频、做视频,看影视、做影视”,热情拥抱融媒体的潮流,主动发掘最新、最好的创意点,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。从B站UP主“影视飓风”的商业化实践,到FIRST青年影展的短视频竞赛,他建议学生可从纪录片入手:“电影是客观世界的真实还原,这是根基。”他以无人机普及为例,指出技术解放带来的视角革命,“如今风光片70%用无人机拍摄,这为视听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。”
活动尾声,贾樟柯登台。“谢飞老师对年轻导演最大的启发,是怀揣开放之心。”他表示,青葱青年影展不仅是展映平台,更是“数代影人对话的桥梁”——从谢飞、傅靖生的创作积淀,到杜维康等青年导演的新锐视角,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的“精神谱系”。这场跨越近四十年的光影之约,既是对电影艺术的深情致敬,也饱含着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殷切期许。
来源:推广